Friday, November 16, 2018

生命的轻 - 看老人失智症

生死有重如泰山,轻如鸿毛。那么失智症呢?

一个妈妈和女儿走进我的诊所。女人问妈妈是不是失智?刚刚喂完孙子喝奶,过后又再喂一次。问诊之际,发现她很多事情都已经忘记。她否认自己忘了,女儿却说她明明忘了,却还不承认。女儿接受不了,想要和妈妈对质,妈妈却默默在那里看着女儿,无可奈何。妈妈离乡背井,来到陌生的城市照顾孙子。记忆却逐渐衰退,无法照顾自己和孙子,也造成女儿的压力。

失智症似乎是老人退化的现象。但是很多老人没有失智,反而有些年轻人却有失智现象。失智以前称为老人痴呆症。那是因为失智的多数是老年人,他们表情痴呆、反应缓慢、失去记忆、无法面对日常生活。他们除了记忆问题,失智的人也会有其他脑智能障碍,所以后来改名失智症。

有人说这好像返老还童。不单单记忆衰退了,理性思考能力也衰退。无法处理与人的关系。有时会否认自己忘记了。可是,在清醒的一刹那,又知道自己记性衰退了。无法接受自己记忆衰退的情况,也害怕将来不认得身边人。有些生活态度也变了,本来内向的现在却嬉皮笑脸,本来开朗的现在却愁眉苦脸。有些人甚至产生幻听幻视,每天疑神疑鬼,忘了自己的东西放在那里,就怀疑别人拿了,还发脾气。

这是一个脑功能逐渐衰退的过程。脑的功能有很多,包括策划组织、理性思考、分析问题。也包括如何维持正常的社交关系,什么时候该笑,什么时候该哭,如何观察了解别人脸色、明白别人说话的语气。所以,失智症的人,不只是记性差了,其他脑功能也受影响了,性格也会改变。

当脑功能失去的时候,到底我们的灵性生命会否也慢慢的失去呢?我们与神的关系会断绝吗?我们还记得圣经里面的话吗?我们还会祷告,还会赞美唱诗歌吗?我们是否会把上帝也忘了,把自己的信仰也忘了?

林伯伯是我认识的其中一位失智老人家。他有很多事情都忘了,甚至有时当面对太太说(忘了太太就在面前),“你去叫我的太太来,我的太太怎么好久没来了?”虽然言语、行动、记忆和判断能力等也都衰退了,而且还有妄想,可是,在旁照顾他的却发现,他仍然还会祷告呼求上帝。有一次在他短暂昏迷之前,还以他微小无力的声音重复地哼 “God will make a way,  where there seems to be no way……”。想起以前认识的一位老姐妹,很多事情都忘了,但是当唱到某一首诗歌时,她就会跟着唱,“祂必看顾,祂必看顾……”

失智影响最大的,不是长久的记忆,而是最近短期的记忆。短期记忆虽然失去,可是生命依然很充实,因为过去经历的、明白的、背下来的都还留在脑海里面,成为生活美好的一部分。就像电脑键盘坏了无法打字存档,可是硬盘还在,过去的存档还没删去。我们的生命不只是由今天组成,还有很多的过去。如果我们在过去都保留了许多美好的记忆、与神连接的片段,那么有一天我们失智的时候,这些宝贵的遗产将成为我们生命最重要的一部分。我们的明天则是由今天的记忆组成,今天我们怎样珍惜生命,我们的明天也同样会丰盛。

梁伯伯是一个常酗酒,每天都至少要三四杯才满足的老人家,而且还有抽烟的习惯。直到有一天他中风后,记忆功能开始衰退。和家人沟通的时候,家人问的每一句话,他都是似懂非懂,答了又好像没有回答。有时他提起工人,有时提起他的女儿,答非所问。女儿和他对话,他却好像在说着别人一样。但是,当他女儿为他祷告的时候,他却会说阿门。失智后,他也似乎忘记了他的烟和酒,从那一天起就不再抽烟,也没有喝酒了。很久没有踏进教会的他,再一次与神面对面。以前信仰不坚定,今天却听到他说阿门。

陈伯伯是一个智能逐渐衰退的老人家。他被诊断有类似疯牛症的疾病。这是一个基因问题,会影响他的记忆,也影响他的人格。今天去探望她的时候,他却跟我们要求说,“你们为我祷告,让我早日痊愈。“他已经说话口齿不清,思路也不明确,无法表达自己。可是当他提到祷告的时候,嘴里出来的却是一句完整的句子,清楚表明叫别人为他祷告。他家人也回应说,他在晚上会一直呼求上帝救他。有一次太太提起,他的名字是妈妈取的。他妈妈是潮州人,不会讲华语,也不会马来文,结果用潮州话把他的名字念了,造成他的名字有很奇怪的发音。他太太分享的时候带着笑意,他听到后也跟着笑了。一个智能逐渐衰退的人却记得与他同在的神,心里还有笑意,记得呼求上帝、也明白祷告的重要。

我以前无法明白,当一个人脑功能有障碍的时候,他的灵是否还能与神沟通。我们相信神是个灵【约4:24】,而我们内心也有一个灵。这个灵似乎不会生病、也不会受到脑功能障碍的影响。在一切脑功能都受阻的时候,我们的灵依然能跟上帝沟通。灵的沟通没有界限,上帝的爱不会和我们隔绝。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难道是失智吗?【罗8:35】我深信无论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权的,是有能的,是现在的事,是将来的事,是高处的,是低处的,是别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们与 神的爱隔绝;这爱是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的。【罗8:38-39】神爱我们,在我们心里面的灵是清楚知道的。真的那么一天我们什么都忘记的时候,我们的内心依然知道神的灵与我们同在【提后4:22】失智很重,但是因着上帝的缘故,却又那么的轻。

庆祥
写于 2018年11月16日

Friday, November 9, 2018

老了就悲哀 ?

翻开报纸,就可看到许多有关“老了”的文章。道尽老了的无奈心酸,也带出身为子女们的彷徨及愧疚感。不想提却又不得不提的老人院、如何照顾生病的老人更是考验子女们的耐心。当然其中也不乏积极的一面如推广孝亲敬老活动及讲座、设立老人学校、乐龄中心等;更令人欣慰的是我国已有老年专科医生(Geriatrician),专注照顾老年病人。

            老了是否就悲哀?刊登在星洲《关于老去和死去》的作者林悦认为到老人院才悲哀。为什么老了会悲哀?脑海开始追忆所认识的老人及在医院所接触的老病人。如果老了就会悲哀,那老了又加上生病岂不是更悲哀?更令人气馁的是患病的老人数目远甚于健康的老人!

            是一种怎样的悲哀心情?老伴去世了、生病了或忧郁痴呆、又或者没有话题了。孩子也长大了,忙工作、家庭及孩子。期待有孙子抱,顾孙过日子,那知现代的父母不一定认同公公婆婆的教育观念。为免起争执,只好找朋友聊天去,岂知朋友又相继离去,有些搬到城里与儿孙住,剩下的不多,能谈心的更是凤毛鳞角,只能靠回忆继续生活。或许是时候考虑也搬去与子女同住,但始终顾虑多多,怕成为负担,治安不好,走一步需靠人,不敢独自出门,没有机会认识新朋友,结果与女佣相处的时间多过与子女,得空只能观看Astro节目。

            老了还有尊严吗?现代的人学识高,观念与以往已大不相同,老人已无法成为学识或经验的引导者。上一代很多在经济上都必须依靠子女奉养,为了不白吃白住,有者甚至以顾孙做家务来肯定自己的生存价值。如不幸病了,更觉得自己是子女们的包袱,连累子女们,似乎父母对子女只有付出而不能求回报。因此,有人提出终身学习,鼓励老人学习新知识、开拓新兴趣并结交新朋友。松柏学校就是一所提倡终身学习的学校,然而,却少人问津,更多的老人只是接受命运的安排。

            其实老了可悲是老年人的确实生活写照仰或只是年轻人的看法?年长的一辈在树下乘凉谈天就可渡过一个晚上;相比之下,年轻人却得拼命找节目塞满空闲时段,不然会闷得发慌,觉得人生没有什么意义,然而有些老人却乐得忧闲。老了可悲到底是社会问题还是心态问题?社会体制已趋向都市化是不争的事实,但是, 心境的变迁则是个人的事。我们需要规划晚年生活。外国有乐龄学校,可以住宿,上课学习、上图书馆,过校园生活。或许不久的未来, 我国也会出现类似情形!

            老人院是否是老人悲哀的符号?如果住老人院等同于被子女们遗弃、从此过一个冷清孤零的生活,那的确悲哀。很多老人院面对拥挤并人手不足的困境,加上环境卫生不理想以及无法沟通的女佣,谁会愿意住在老人院?社会都市化带来很多现实问题。一般家庭收入中等,生活费的提高及昂贵的教育费,即使夫妻工作,也仅能维持一般的生活开销。要照顾一个老人或双亲的生活起居就已经是一笔额外负担,更何况是病了的双亲。经济允许的话,可以聘请一个女佣照顾;不然,子女们可能需要辞职或轮流照顾。再不然,老人院是必定的选择。让父母住老人院是无可奈何的决定,必须忍受亲朋戚友的白眼,甚至被扣上不孝子的罪名。

            与新一代谈起相关课题却有新的发现。当中有许多人不再有养儿防老的观念,并已开始为老年生活做财务规划。住老人院或疗养院是自己的选择,就像一些老人家为自己选择安息处一样,已不是那么的忌违!不久的将来,老人院可能不再是悲哀的标志,而是一个乐园!有私人空间、有伴互相倾诉,透过活动促进交流、有医疗服务、再加上环境优美,是一个健康生活方式的选择,犹如度假般,是享受,不是被遗弃。

            老人院是未来必定的趋势,但是接纳住老人院的观念及改善老人院的设备需同步进行,缺一不可。以下的图表是各晚年居住所一个比,谨供参考,需按个人能力、性格和意愿作出适当的安排。每一个选择都有各自的强弱点。



老家
子女的家
养老院
1
自主权/适应能力
2
家人交流
3
社交空间
4
健康
(活动量多)
良好
按等级
5
生病痴呆
没人照顾
子女的负担、
女佣(沟通或信任问题)
费用适中
专人照顾

            教会老化也是必然现象。未信主的父母加上社会老化导致日益严重的老年问题是教会不能忽视的。这问题是否是教会乐龄团契、松柏学校或寥寥无几的老人院所能应对得了?面对有限的资源,教会可以如何回应呢?期盼老年不悲哀,心灵的喂养及建立与神的关系都是不可缺乏的。教会可以以一个健康自主的乐龄团契开始,聚集老年基督徒的力量,营造彼此分享互助的气氛。

            基督徒子女可扮演一个协助的角色,陪伴父母参与乐龄活动。得知一个乐龄举办的一日游活动被迫取消,原因是子女无法陪伴父母一同参与,以致年老父母错过与其他同辈一起团契的机会,实为可惜!一般人年纪大了,性格会倾向安逸,不爱活动,子女们的鼓励与陪伴可以帮助父母更乐意参与教会活动。

            教会具有社会性。可组织乐龄中心,凝集社区老人参与活动,作为消闲之处。也可充当日间看护所,不必孤零零在家。社区乐龄中心的优势是靠近住家,方便子女载送。健康或退休老人可当义工,子女们可资助中心的运作。中心也可按各资源能力接受一些不同依赖程度的老年人,再配合义务医生提供定期检查。许多教会及父母可以为智障儿童献一份力量及关心,相信教会及子女们也能为年长的一辈尽上一些责任及义务。

            老人院的存在是一个需要,差别在于营利与非营利的运作组织。非营利的老人院曾多粥少,且面对经费不足的难处,地点通常较偏远,子女无法参与其中,义工制度也无法发展。在面对经济萧条之际,一个以社区为中心,且有义工及子女们相助的非营利老人院的概念是可行且必须的。

            很多子女是在无计可施及良心谴责之下被迫将年老父母送进老人院,深知不是最好的选择,却迫于无奈。有多少子女其实非常希望能在工作之余到附近及可负担的老人院陪伴父母或接他们回家同住,即使是周末,也可尽上一份孝心!


-->             白发是老人的尊荣(箴言2322)。教会不止可以让老人过得有尊严,更重要的是一个有属灵生命力的余生!教会带动,老人是上帝的托付。利未记19:32 :“在白发的人面前,你要站起来,也要尊敬老人,又要敬畏你的神。我是耶和华。”

庆祥和丽华

收录在《你所爱的人病了》

Sunday, November 4, 2018

探访者也需要别人关心

收到一封短讯。有人说,你真的和别的医生不一样。那是因为他觉得一个医生参与关心病人的事工是很少见的。医病是医生的职责,但是除了医治疾病以外,忙碌的工作不允许医生有额外的时间关心病人的心灵需要。

其实我和别的医生真的不一样吗?成为一位医生,在面对疾病的痛苦、死亡的结局和生活的重担时,需要学习压抑自己内心哀伤和悲悯的感受。因着时间、工作岗位、医院和国家福利制度的限制,不是每一个问题医生都能够处理。所以,医生必须要学习按优先次序、理性处理病人的问题。无法面对和处理的事情,就必须暂时放下,过后有时间才处理,要不然就无法继续工作。因此,医生有时让人觉得冷漠,不近人情。事实上,当医生久了,一颗怜悯的心也会被压抑下来,只忙碌于诊断治疗疾病,而忽略了病人其实也有心灵的需要。

探访队却并非如此。有很多去医院探访关心病人的,在陪伴的过程看着病人起伏不定的病情,内心感受杂陈。因着病人的忧伤而忧伤,因着他们的喜乐而喜乐。有时一天里,同时关心哀伤的病人,又遇见另一个因病情痊愈而喜悦的,情绪从悲伤到喜乐,就如天气忽冷忽热难以言喻。倘若接触临终病人多了,看着一个个离开,又一个个新个案的到来,心情在生死之间来回、在同理和相怜之间调整平衡,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个功课。陪伴一个人久了,他的内心起伏忧伤焦虑,也成了探访队生活的一部分,无法分离。甚至病人离世之后,还带着一丝丝忧伤。

我们可以选择压抑自己内心的感受,不因别人的哀伤而哀伤,理智处理探访个案。可是,若果如此,我们可能会失去了起初的感动。有的人选择离开医院,不再探访关心病人。或者选择萍水相逢,只探访一次但没有跟进关怀,就可以避免投入太多情感无法自拔。可是这样我们就可能失去在关心人的过程当中,体会上帝的爱和怜悯的机会。因此,如果我们希望能继续探访关心病人,即不压抑内心的感受,也不受哀伤影响日常的生活,我们就需要一个疏解管道。

休息是为了走更长的路。关心病人的探访队也需要学习被人关心。长期照顾病人的也需要换班,让自己有段休息的时间。关心别人都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一个团队的事。探访队需要背后支持他们的队友,学习分享探访后的心情,找一个祷告同伴。多鼓励他人一起探访,分担对病人的关顾。就算只是一个小小的贡献,比如给病人煲一个汤、一声简短的短信问候、或充当一次探访队的司机,也可以成为探访队的鼓励,让他们走的更远。

医院里常有来自不同教会的探访队伍。只不过,团队之间缺乏联系,彼此也不一定认识,无法彼此鼓励分担探访工作。如果能够有区域性的结合,教会之间同心关顾一间医院,彼此扶持祷告,探访病人就不再那么孤单。

曾经有一位传道,分享她关心病人的经历。在同一天,早上要主持葬礼,下午却要去婚礼。结婚的是她多年前曾关心过的一位病人的女儿。对外人来说,似乎又悲又喜。但是对她来说,心情却是一致的。葬礼虽有悲伤也有永恒盼望的喜乐,婚礼虽有喜乐也有多年的思念,就如一个人笑中有泪、哭中有笑。她有一个秘诀处理内心忧伤的情绪,在无法祷告、不能读圣经时,用一把小剪刀剪出一幅幅的祝福,或用心彩绘把忧伤的心情涂上色彩。

有一位医生写书,是为了感谢他的病人,因为有好的病人才有好的医生。探访者探访病人,岂不知得到最大祝福的却是自己。从不同的个案中学会感恩,从他们身上看见上帝的作为,明白上帝如何安慰人、改变他们的生命、建立病人面对痛苦的意志。虽然生病和治疗过程都很痛苦、脱发带来哀伤、因着需要别人来照顾而感到失去尊严,这一切却一次又一次见证上帝的爱和信实。有时回想,生病时让人照顾岂不也是一件值得感恩的事。

探访之路虽有忧伤,也有喜乐感恩。愿人生终点回头一看,能坦然地说,“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

庆祥
写于 11.4.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