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November 4, 2018

探访者也需要别人关心

收到一封短讯。有人说,你真的和别的医生不一样。那是因为他觉得一个医生参与关心病人的事工是很少见的。医病是医生的职责,但是除了医治疾病以外,忙碌的工作不允许医生有额外的时间关心病人的心灵需要。

其实我和别的医生真的不一样吗?成为一位医生,在面对疾病的痛苦、死亡的结局和生活的重担时,需要学习压抑自己内心哀伤和悲悯的感受。因着时间、工作岗位、医院和国家福利制度的限制,不是每一个问题医生都能够处理。所以,医生必须要学习按优先次序、理性处理病人的问题。无法面对和处理的事情,就必须暂时放下,过后有时间才处理,要不然就无法继续工作。因此,医生有时让人觉得冷漠,不近人情。事实上,当医生久了,一颗怜悯的心也会被压抑下来,只忙碌于诊断治疗疾病,而忽略了病人其实也有心灵的需要。

探访队却并非如此。有很多去医院探访关心病人的,在陪伴的过程看着病人起伏不定的病情,内心感受杂陈。因着病人的忧伤而忧伤,因着他们的喜乐而喜乐。有时一天里,同时关心哀伤的病人,又遇见另一个因病情痊愈而喜悦的,情绪从悲伤到喜乐,就如天气忽冷忽热难以言喻。倘若接触临终病人多了,看着一个个离开,又一个个新个案的到来,心情在生死之间来回、在同理和相怜之间调整平衡,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个功课。陪伴一个人久了,他的内心起伏忧伤焦虑,也成了探访队生活的一部分,无法分离。甚至病人离世之后,还带着一丝丝忧伤。

我们可以选择压抑自己内心的感受,不因别人的哀伤而哀伤,理智处理探访个案。可是,若果如此,我们可能会失去了起初的感动。有的人选择离开医院,不再探访关心病人。或者选择萍水相逢,只探访一次但没有跟进关怀,就可以避免投入太多情感无法自拔。可是这样我们就可能失去在关心人的过程当中,体会上帝的爱和怜悯的机会。因此,如果我们希望能继续探访关心病人,即不压抑内心的感受,也不受哀伤影响日常的生活,我们就需要一个疏解管道。

休息是为了走更长的路。关心病人的探访队也需要学习被人关心。长期照顾病人的也需要换班,让自己有段休息的时间。关心别人都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一个团队的事。探访队需要背后支持他们的队友,学习分享探访后的心情,找一个祷告同伴。多鼓励他人一起探访,分担对病人的关顾。就算只是一个小小的贡献,比如给病人煲一个汤、一声简短的短信问候、或充当一次探访队的司机,也可以成为探访队的鼓励,让他们走的更远。

医院里常有来自不同教会的探访队伍。只不过,团队之间缺乏联系,彼此也不一定认识,无法彼此鼓励分担探访工作。如果能够有区域性的结合,教会之间同心关顾一间医院,彼此扶持祷告,探访病人就不再那么孤单。

曾经有一位传道,分享她关心病人的经历。在同一天,早上要主持葬礼,下午却要去婚礼。结婚的是她多年前曾关心过的一位病人的女儿。对外人来说,似乎又悲又喜。但是对她来说,心情却是一致的。葬礼虽有悲伤也有永恒盼望的喜乐,婚礼虽有喜乐也有多年的思念,就如一个人笑中有泪、哭中有笑。她有一个秘诀处理内心忧伤的情绪,在无法祷告、不能读圣经时,用一把小剪刀剪出一幅幅的祝福,或用心彩绘把忧伤的心情涂上色彩。

有一位医生写书,是为了感谢他的病人,因为有好的病人才有好的医生。探访者探访病人,岂不知得到最大祝福的却是自己。从不同的个案中学会感恩,从他们身上看见上帝的作为,明白上帝如何安慰人、改变他们的生命、建立病人面对痛苦的意志。虽然生病和治疗过程都很痛苦、脱发带来哀伤、因着需要别人来照顾而感到失去尊严,这一切却一次又一次见证上帝的爱和信实。有时回想,生病时让人照顾岂不也是一件值得感恩的事。

探访之路虽有忧伤,也有喜乐感恩。愿人生终点回头一看,能坦然地说,“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

庆祥
写于 11.4.2018

No comments: